2024年12月11日,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联合北京通标恒远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共同组织的《锂离子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技术要求》《钠离子电池用生物质硬炭负极材料技术要求》两项团体标准审查会成功在线上召开。

图1 《锂离子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技术要求》等两项团体标准 审查会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郑华林副秘书长、张勇生副秘书长、张士谨副副秘书长、徐昕副秘书长出席了本次标准会议。碳一新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金汇能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中宁硅业股份有限公司、宜春瑞富特新能源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南昌大学、湖南钠能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钠时代(深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材启新材料有限公司、湖南宸宇富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通标恒远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海利天成标准技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等50多家企业单位代表、参编单位参与此次会议。本次审定会由国家节能评审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杨铁荣、上海大学教授王生浩、广东工业大学教授刘保华、中国计量大学质量与标准化学院副教授曹广添、北京化工大学副教授孙军、上海理工大学副教授盛雷、中国工业环保促进会绿色制造专业委员会田双雨等单位的专家组成审定组通过线上形式参与了此次会议,对标准进行了认真的审定。

图2 线上会议合影
会议由CI0005工作组负责人的杨艳春主持,海利天成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标准部成员聂小迪向专家组详细分别介绍了两项标准的任务来源、制定过程、标准框架、征求意见情况、编制情况等内容。四川金汇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吴云胜和湖南钠能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李森宣读了两项标准文本,介绍了标准整体内容和核心指标。
审查阶段,专家组首先对《锂离子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技术要求》《钠离子电池用生物质硬炭负极材料技术要求》两项团体标准的编制说明逐章审查,并提出相应的审查意见,之后专家组对《锂离子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技术要求》《钠离子电池用生物质硬炭负极材料技术要求》两项团体标准的标准文本进行逐章审查,对此标准审定工作提出具体要求,要求起草组根据会议讨论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各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要积极宣贯和执行该标准,提高产品质量,提升行业整体水平。

图3、4 会议纪要
会议最后,专家组一致通过《锂离子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技术要求》《钠离子电池用生物质硬炭负极材料技术要求》两项团体标准的审查。工作组胡雅丽宣读了此次会议的会议纪要,专家组组长进行了会议纪要核查。
会议纪要的核查也为后续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指引。同时,确保会议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后续的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此次审查会议的成功召开,将加快推进《锂离子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技术要求》《钠离子电池用生物质硬炭负极材料技术要求》两项团体标准的发布实施,对于提升行业规范、推动技术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保障安全与环保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推动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两项团体标准分别针对锂离子电池的硅碳负极材料和钠离子电池的生物质硬炭负极材料,明确了其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为行业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和规范。通过制定具体的技术指标和性能要求,可以确保负极材料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从而提高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的整体性能。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标准的提升,将促进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